空地上摆着用来收集泔水油的油桶 用泔水油加工成的“饲料油” 杨帆/摄 昨天,市民姚先生路过官庄社区陈顾村时,发现该村的一处空地上,堆积着大量的大型油桶,而且还有不少面包车送来小桶装的“泔水油”,工人们则忙着对送来的“油”进行称重后再转入大型油桶。 接此情况反映后,本报记者前往调查发现,该处场所的确是在专门收购“泔水油”,可不同的是,他们是将收来的“泔水油”送往工厂进行提炼加工后做成“饲料油”,最后则销往各大饲料厂。 上午10点半,在距离官庄社区陈顾村护村队不远的一处空地上,数十名工人正忙着对面包车送来的“泔水油”进行卸货、称重,看到陌生人在旁观看,工人们依旧“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在现场,一辆厢式货车始终停在场地一边,货车司机介绍,他要等大型油桶全部装满后,再运往安宁的工厂。 表明记者身份后,自称收购点负责人的一名女士表示,他们是在今年8月初才开始在此地设置了“泔水油”专门收购点,囤积到一定数量后,再拉往地址位于安宁市的昆明若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在场地一侧的一间低矮的平房内,一名工人正忙着照看电磁炉上的一个不锈钢饭盒。饭盒里冒着热气,一股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饭盒里装着的,就是面包车送来的“泔水油”,这名工人解释,之所以将其加热,目的就是要检测这些“泔水油”的含水量,一旦超出规定标准,他们是绝不会收购的。 下午3点半左右,该收购点当天的收购活动便宣告结束,一辆叉车开了过来,将一个个大型油桶一一装进了厢式货车。 一路跟随着货车,来到了位于安宁市连然镇桃花办事处塘房村,昆明若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个规模不小的工厂就设立在半山腰上。得知记者来意后,厂区一赵姓负责人对此进行了一番介绍。 在该名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泔水油”提炼加工车间。车间里,各种各样的大型机器轰鸣作响,在一个高温容器旁,赵姓负责人用小玻璃杯舀出了一杯“成品”来。杯子里的油,通体呈浅黄色,透明无杂质,细闻还有股淡淡的香味,赵姓负责人将其称为“饲料油”。“成品油做好后便销往各大饲料厂,然后用于制作饲料之用,绝不会供人食用的。” 安宁市工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云南省农业厅颁发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 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安宁市环保局颁发的“环保登记证”……赵姓负责人搬出了一摞摞的“证明”。她说,这些“证明”起码能说明厂子是经过管理部门批准许可的。 与此同时,赵姓负责人还提供了大量的发货单据。从这些发货单据上可以看出,大量的饲料厂都在购置该厂制成的此类“饲料油”。 该厂生产的产品名称为“饲料混合油”,并在注意事项一栏用红色醒目字体标明“禁止食用(本品只用于饲料加工)”的字样。 “怎么能保证你们生产的饲料油不流入市场呢?”负责人表示:“每次发货,我们都是开着自己的货车前去送货。” 在负责人看来,即便他们生产的饲料油看起来很纯净,但终归是用泔水油制成,“我们很清楚我们厂生产的饲料油是不能供应餐饮市场的。” 该负责人介绍,现阶段该厂制作的饲料油的出售价格为7900元/吨,月生产量在600—700吨之间,目前始终呈供不应求态势。 (刘钊)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