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消费占据着人们消费生活的重要部分,旧家电的消费与处理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随着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活动结束,旧家电管理新规出台真正进入倒计时。 总体来看,旧家电收购将实行“严进严出”制度。与以往相比,此次征求意见稿有两大新意:其一,今后收购旧家电或进行实名制登记。新规明确提出,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者应当对收购的旧电器电子产品建立档案资料,在收购时应当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包括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各类信息、个人出售者姓名和身份证件号码、企业营业执照、机关或事业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等内容。其二,旧家电销售最低应有3个月保修期。此外还应设立销售台账,对销售情况进行如实、准确地记录。 在业界看来,新规出台有利于改变当前二手家电交易市场的混乱现状。二手家电由于价格优势在现实市场中、在网上“贱卖”,求购需求源源不断。但高需求并未有相应的高保障。综观市场来看,大部分二手家电商贩游离于监管之外,主要部件维修情况、翻新、产品合格与否等重要信息无从查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障。如今,此般乱象或得以改变。 然而凡事总要一分为二,辩证来看。有专家认为,“实名登记对旧家电经营者过于严苛,落地实施恐怕不易。”对于消费者来说,对新规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担忧,个人信息安全是否可以保障和卖方市场能否切实依照制度执行是两大考量因素。尤其,二手家电交易转向网络平台趋势明显,回收渠道的多样化导致溯源困难,对个人信息的管理系统更是严峻考验。有网友直言:实名制现在看来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此尴尬下,灰色地带的阳光化显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多方配合才能真正除去“阴霾”。二手家电交易市场要想真正建立完善的回收和销售体系,需出台配套细则进一步细化规定,并保证落实。专家还提醒,有关部门应对消费者普及超龄家电的安全隐患知识。人们在购买二手家电时,则应掌握家电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重要信息,向卖家索要票据证明,以保证健康安全消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