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6706热线动静(见习记者任志方)“给6块钱一路拿走吧!”老板不耐心地说道,接着便把一叠厚厚的简历塞到记者手里。9月15日,记者走访姚家庄旧货市场有时中发明,在这里居然能买到求职者简历,求职者的小我私人书息泄漏无遗,真是防不胜防。 姚家庄旧货市场首要以出售旧家电及家具为主,但在一家出售旧家具的摊位前,记者却发明白厚厚的一堆简历,走近一看,是一家保险公司在2006年雇用时收到的简历,求职者的家庭环境、乐趣喜爱、身份证号码、住址、小我私人经验都赫然在目。 “这些简历卖几多钱?”“给10块钱全拿去。”“5块吧。” “给6块钱一路拿走吧!” 老板不耐心地说道,接着就把一堆简历塞给记者。当问及这些简历的来历时,老板汇报记者,这些都是他在收购旧资料柜时捎带的,要是想要的话,往后还可以弄,收废品的哪里多的是。 凭证简历上提供的小我私人接洽方法,记者随机拨通了应聘者申密斯的电话,她对这件事也感想很无奈,“简历投出去已经很长时刻了,我都不记得有这么回事了。” 记者打电话扣问这家保险公司人力资源部对丢失求职者简历是否知情,事恋职员说,平常求职简历都是捆好生涯在办公室的柜子里,至于这些简历是怎么流失的,他不太清晰。 既然有人出售简历,是否有人收购简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在网长举办了搜刮,发明收购简历的信息还真不少。 在◇场网上, 记者就小我私人书息被交易的题目咨询了康桥状师事宜所的孙福田状师,他汇报记者,这种销售小我私人书息的举动必定是违法的。对此,孙状师提议,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必然要留意简历的投递渠道和去处,只管把简历投向正规的雇用网站和诺言较好的公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