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法网 废旧收购业违反治安管理】再生资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废旧物品、废旧金属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也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节约资源、转变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行业还存在回收网点缺乏规范,回收体系不健全,回收秩序混乱等问题,使得废旧收购点成了藏污纳垢和治安案件频发的死角。今年3月,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破坏电力设施案,以杨某某、吴某某、赵某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从2005年10月起先后潜入达县、渠县、巴中等地疯狂盗窃变压器铜芯线销往废旧收购点,给数千户村民的生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除犯罪分子被判刑外,收购赃物的废旧门市老板也被处以了2年有期徒刑。 近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展了由综治办、公安、工商、商务等部门参加的集中清查废旧金属收购站点统一行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调查:达城收购站点问题多 近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一道对达城的废旧收购站点进行了一次大范围暗访,发现存在的问题的确不少。 流动业主未办暂住证。达城的废旧收购站点业主大多为流动人口,他们基本上不是本地户籍。而根据国务院《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的规定,收购废旧金属的企业应当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业主应当有所在地常住户口或暂住户口,但记者接连走访了几家收购店,业主均承认没有办理暂住证。 多数站点没办营业执照。据通川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证实,他们在最近几天查到的无证经营废旧收购站点就达48家。记者在凤翎关某废旧金属收购点了解老板是否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时,该老板竟说:“我们做这么个小生意还办执照纳税,还挣啥子钱?” 随意变更户主而不申报。以前,废旧金属收购属特种行业,需在公安机关办理特行许可证,但去年以来国家放宽了政策,废旧收购只需办理营业执照并在公安机关备案,但通川区复兴派出所发现境内的2家收购站均未向公安机关备案。更有甚者,经营业主变更、经营范围变更、门市歇业或迁移后也不向公安机关申报,给治安案件的办理带来了难度。 禁设地点开办回收业务。根据规定,在铁路、矿区、油田、机场、施工工地和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附近不得设点收购废旧金属,但违规站点在达城屡见不鲜,在达钢生活区、火车站、西外一些建筑工地旁这样的回收门市随处可见。 违收物品照收不误。公安机关明文规定,废旧收购站点不得收购铁路、油田、供电、通讯、矿山、水利、测量和城市公用设施材料,但执法人员在张家湾某收购门市一次性就发现了1.2公斤的光缆铜芯线,而在北外一家收购门市,竟然还有完好的供水井盖和井架钢模。老板私下叫苦说,如果只回收纸壳和矿泉水瓶实在找不到钱,只有收点铜、铁才有盈利。据某通讯公司达州分公司负责人介绍,2004年夏天,该公司设在雷音铺的基站铜芯线先后三次被盗割,造成大范围通讯障碍,而这些铜芯线基本流向了废旧收购门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