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问题的存在,引起公安部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前不久,公安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工作的通知》。江西省公安厅及时将该《通知》转发至全省各地公安机关,并于11月26日至12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集中统一清查整顿行动。 行动前,公安机关向从事废旧金属收购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了《治安管理备案登记表》,并要求其在收到备案登记表的15天时间内向公安机关备案。对未在规定时间内备案、备案事项发生变更后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企业和经营者,公安机关按照《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其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处罚,并向社会公告。 行动开始后,各地公安机关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本地区的废旧金属收购业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各地组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工作,掌握本地区废旧金属收购业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排查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对之集中力量予以整治。 整治中,对没有如实登记回收的生产性废旧金属及其出售人有效信息的,江西各地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对其予以了处罚;对收购国家禁止收购的金属物品甚至收赃购赃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了查处。 ●合力监管 “三管齐下”集中清理整治 废旧金属收购行业的不规范,引发电力、电信、市政公共设施等国家财产的频繁被盗。在思考对策的时候,市民往往首先会想到公安部门监管不力。事实上,遇到金属物资被盗的案件,公安民警也有很多话要说。 省治安总队公共场所和特业管理处副处长万文斌分析,2002年新的行政许可法出台以前,废旧金属收购行业作为特许行业,公安部门要对其进行前置审批。2002年以后,公安部出台的30条便民利民措施中,这一项审批事项被取消。市民要开个废品收购点,只需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就可开业。 此项便民利民措施实施后不久,公安部相关部门对废旧金属收购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各地均反映目前电线、电缆等金属制品盗窃案上升。前置审批监管取消了,表面上看,公安部门压力少了,实际上此类案件的发案率正在增多。 事实上,业主只要具备合法有效的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资金,都能持身份证办理废品收购营业执照。而工商部门的权力也很有限,只能对非法经营的收购点进行取缔。随着非法收购点业主流转非法废旧金属手段的提高,工商部门执法难度增加了。 有识之士称,在废旧金属收购行业由公安、工商、内贸办等三家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的情况下,“三管齐下”,才是整治废旧金属收购行业的“猛药”。 ●行动战果 113个未备案收购站点遭查处 6月12日起至今,江西各地开展了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专项斗争。专项斗争中,我省各地公安机关不断组织清查围剿、破案追逃等行动,破获了一批盗窃“三电”的案件。截至11月底,全省各地共破获“三电”刑事案件8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6人,打击处理175人,打掉犯罪团伙62个;查处“三电”治安案件483起,处罚431人,查获违反治安管理团伙39个;检查废品收购站(点)710余个,查处未向公安机关备案的废旧金属收购点113个,其中关闭取缔55个,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文/记者王若刚 图/记者方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