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去哪了?追踪接纳财富链,我们走进这些“冰点”财富。 (记者刘天纵)“饮料瓶一毛钱三个都不敢收,一毛钱四个才始末有得赚。”24日,武汉61岁的“破烂王”邓传明扛着一麻袋塑料瓶回家,低头丧气。“废品站塑料瓶一周一个价,跌到我想哭,家里尚有500公斤早年高价收来的存货。”邓传明指着阁楼上装满塑料瓶的麻袋说。他掏出记账本给记者看:2014年11月,废塑料瓶每个0.1元,每公斤6.8元,拖到废品站,每公斤只卖4.2元,每公斤净亏2.6元;2014年12月,按2个瓶子0.1元收,仍在赔本。此刻3个瓶子0.1元,每公斤约2.27元,仅比废品站收购价高不到1分钱。“68个农民山泉可能36个脉动瓶子才凑一公斤,赚的是辛勤钱。”邓传豁亮出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价值倒挂也让废品站老板喊亏。在武昌秦园路一条荒僻巷子里,有座半个足球场巨细的废塑料堆场。“塑料瓶至少有30万个,江浙下流加工企业收购价比我从破烂王那儿的进价还低,这个年没法过了。”该废品站老板很无奈。 武汉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副会长谢生慧说明,国际石油价值一连下跌是废塑料接纳财富“掉链子”的首要缘故起因。此刻, 谢生慧说,新料纯度高、韧性好,还能停止化纤企业加工旧料发生的治污本钱。另外,化纤企业购置新料可以拿到增值税发票,而从破烂王手中接纳的旧料没有发票,17%的增值税无法抵扣,无形增进了企业税费承担。每吨新旧料差价不高出5000元钱,旧料就难以翻身。 谢生慧暗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