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没有贯彻落实限塑令的要求,一方面一些商户依然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另一方面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也是屡禁不止。那么这些超薄塑料袋究竟来自哪里,限塑工作又该怎么去突破监管瓶颈取得更大的进展呢? 安徽省桐城市双港镇是有名的“塑料之乡”,这里生产塑料袋的厂家非常集中,记者和执法人员走访了十几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结果发现几乎家家都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超薄塑料袋。 在安徽万通塑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这里什么规格的塑料袋都能生产。 安徽万通塑业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我们小的也生产。 记者:小的也生产? 嗯,但是那个不能大规模了。 记者:哦,只能偷偷生产? 对,现在抓这个,有严格规定的。 记者:就是说要达到国标基本都没有的? 对,很少很少。 记者:很少很少? 对。 也就是说,这个厂家在明知道国家禁止的情况下,依然在生产这种超薄塑料袋。而这样做的厂家,在当地不止一家。 安徽唐兴塑业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记者:从最薄到最厚。 0.6(0.006毫米)吧。 记者:最薄得0.6,就是0.006毫米是吗?最薄的,你们家生产的? 我们双港镇最薄的可以生产到0.05(0.005毫米)。 记者:0.05(0.005毫米),你家是0.06(0.006毫米)是吧?0.006(毫米) 桐城一家塑料袋生产厂家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虽然限塑令已经实施有三年时间了,但是对他们这里的塑料袋生产厂家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尤其是禁止生产的超薄塑料袋一直是禁而不止。 塑料袋生产厂 工作人员 记者:限塑令对你们这块有影响吗? 没有,地方保护。 记者:地方保护。 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执行的话,这样我们全部都要关门停业了。 记者:全部要关门了。 都关门了,没有人做了。 塑料袋厂家负责人介绍,超薄塑料袋之所以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因为超薄塑料袋便宜,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而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桐城的一些塑料袋生产厂,为了让成本降得更低,还有更隐秘的高招。 在桐城的另一家塑料袋生产厂,记者看到用来加工塑料袋的原料就是这种切割好的塑料颗粒。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降低塑料袋成本的秘密就在这种塑料颗粒当中。 塑料袋生产厂 工作人员 那也有便宜的,对不对,是这样的。 记者:你用的料都是什么料? 我这个料啊? 这个料基本上都是新料多,回料少,纯新料不行。 记者:也稍微掺一些回料? 对,也掺一点。那个回料掺的多与少的问题。 在这位负责人的指点下,我们看到了用于生产塑料袋的所谓回收料。 塑料袋生产厂 工作人员 记者:这种是回收料? 对。 记者:红的就是回收的料? 对,白的也有回收的。 记者:白的也有回收的? 也有。 这家厂的负责人还说,回收料的价钱比新料低很多,因此回收料使用的多少决定了生产出来的塑料袋的价格。 塑料袋生产厂 工作人员 记者:回料跟新料的比例,一吨的话,你加300斤,400斤进去,是吧。 回料大概30%。 记者:加入回收料30%? 对对。 记者:一分钱一分货,是吧? 对对,就是这样。 在对桐城其他塑料袋生产厂的调查过程中,记者和执法人员发现,有些厂家生产塑料袋的原料甚至全部都是回收料,没有新料。 安徽唐兴塑业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记者:这个基本都是回收料了。 这个基本都是。 记者:都能看得出来? 看得出来的。 这个没有新料,全是回收料做的。 记者:全是回收料。 你看看啊。 记者:我来看看。 这个模糊着呢。 记者:这个模糊是吧?还有不均匀。 嗯,这个袋子不结实。 而就是这种使用回收料违规生产的超薄塑料袋,因为价格便宜,销路一直很好。 塑料袋生产厂 工作人员 我们家的(塑料袋)全国各地都有。 记者:上海,北京都有? 那都挺多的。 专家介绍,这种回收料加工的塑料袋如果用来盛装食品,有可能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隐患。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翁云宣 超薄的塑料袋,如果是用回收料做的,那么因为回收料的来源比较复杂,有的有可能是医药垃圾,有的可能是接触过一些废弃物,那么这样的话,这里面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一些物质,它有可能会迁移到食品里面,那么这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些就是健康的隐患。 那么如果用回收料做的,那么我们知道就是塑料在高温下面,那么在一些油性的物质情况下面,里面的一些物质更容易析出,那么对回收料来讲,回收料里面的一些就是说,我们不明确的物质,它就可能会析出来,这样危害就很大。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一些地区对“限塑令”执行不力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重视,也正是他们下一步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 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地方还在大量使用(超薄塑料袋),这个我们也注意到了,下一步我们将跟有关部门一起,共同研究解决突出的问题,准备把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开办者的责任,让开办者来履行,所以加大监督执法的力度和检查力度,同时也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发改委的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塑料购物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目前也没有非常合适的替代品出现,所以对塑料购物袋不是要“禁”,而是要“限”,多次循环使用以减少塑料袋进入环境的数量。经过三年“限塑”的工作,已经有很多消费者逐渐养成自带购物袋,少用塑料购物袋的习惯,“限塑”的成效也逐渐显现出来。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 李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