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电等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电器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许多产品已到了淘汰报废的高峰期。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2006年我国主要电器电子产品的社会保有量,电视机约为4.9亿台,电冰箱约为2.2亿台,洗衣机约为2.6亿台,空调器约为1.5亿台,计算机约为8000万台,合计12亿台。2006年这5种产品的实际废弃量,电视机约为460万台,电冰箱约为210万台,洗衣机约为250万台,空调器约为140万台,计算机约为200万台,合计1260万台。此外,每年还有大量的手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天津、山东、浙江、广东、江苏等五大废旧家电回收再利用基地,TCL、长虹等家电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今年4月,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在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天津静海子牙环保产业园正式竣工投产,该公司将形成年处理废旧家电20万-30万吨的规模,成为我国最大的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工厂。
目前国内家电逆向物流发展现状 所谓逆向物流是与传统正向物流相对而言的一个术语。它是指在废旧物品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活动,是废旧物品从消费者向生产者的实体流动。逆向物流也是由运输、储存、流通加工、包装、装卸和信息处理等业务环节组成。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已经进入家电报废的高峰期。对数量庞大的废旧家电产品进行合理有效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和环保效益,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逆向物流活动能够通过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传统物流通过降低物流成本作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而逆向物流宣传环保理念,可能会增加企业物流成本,但逆向物流通过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附加值作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进而增加收益的主要措施,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的家用电器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进入家庭,目前,目前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已高达5.5亿台,冰箱、洗衣机也分别达到2.8亿台和3.4亿台。这些电器许多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居民家庭的,按照10-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我国每年将至少有600万台电视机500万台冰箱,7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此外,近年来我国电脑、手机的消费量激增,全国电脑保有量近2000万台,手机用户到2006年3月底已达2.9亿户,它们的更新速度远快于其他家电产品目前约有500万台电脑和上千万部手机要淘汰。加之高新技术的应用,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短,其数量极为庞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处于零散回收、二次使用、“土法”分解(手工、酸泡、火烧等)等低层次模式,不但效率低下,形不成规模效应,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随着我国即将正式出台《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立一套科学化、规模化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刻不容缓。
未来家电回收市场10亿市场空间
我国家电等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前景看好 相关统计显示,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进入报废之列,而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更快。从2009年6月初,我国政府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及长沙等9省市实行电视机、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空调、电脑等5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这是继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之后又一大利民惠民政策。在火热的换购背后,“以旧换新”更是对我国家电行业的全面梳理,从而实现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产业链所有环节的绿色升级和改造。 未来厂家承担缴纳义务 早在2001年,发改委就着手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立法工作。2009年2月,国务院发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成为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纲领性文件。作为该条例的重要补充,2010年9月,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第一批)》公告,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房间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等5种产品纳入第一批目录。 而根据《条例》的规定,国家将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用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管理费用的补贴。据悉,主要由财政部负责处理基金的征收,而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将履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 业内人士透露,根据即将出台的基金管理办法,将由家电生产厂家负责缴纳回收基金,空调产品每台缴纳的回收基金估计在10元左右。以当前我国每年5000万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粗略计算,家电回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十亿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