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廢舊家電面臨退休潮正規接纳需破行業痛點 任何產品都有一個由新到舊的過程,最終要被更换或裁减,電子產品亦然。隨著更新換代速率的加速和行使年限的增进, 現代社會中,電視、電腦、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成了民眾糊口中不行或缺的必须品,缺了哪一個好像都會帶來未便。然而,升級換代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被裁减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今朝我國正處於家用電器報廢的岑岭期,每年理論上報廢的家電量達到1億到1.2億台,並且還以均匀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那麼,龐大的廢舊家電在“下崗”之后到底流向哪裡呢? “正規軍”PK“游擊隊” “等著收廢品的上門接纳”,是许多民眾對待裁减舊家電的態度。一方面是缺乏爭取處理廢舊家電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圖省事、利便。於是,凡是來說,民眾處理廢舊家電的辦法有三種:賣給廢品商販、參與“以舊換新”活動、交給專門的家電接纳與服務機構。顯而易見,通過后兩項接纳的家電數量少之又少。 事實上,相對於正規渠道而言, 有調查發現,都市裡經常活躍著許多家電接纳“游擊隊”,他們走街串巷,低價收購廢舊家電。从此,廢舊家電經加工后,从头返回市場。 為截止行業亂象,我國對電子廢棄產品處理採用准入政策,獲得專業家電接纳拆解處理資格的共109家企業;並加大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接纳處理打点條例》的執行力度,通過法令本领來整頓行業秩序。 多措並舉踏上“回家”路 專家指出,廢舊家電满身是寶,含有許多有色金屬、玄色金屬、塑料、橡膠、玻璃等可供接纳的再生資源,一些廢舊電子產品還含有金、銀、銅、錫、鉻、鉑、鈀等貴金屬。通過正規接纳,可以齐集式的拆解、分類式的存儲和有毒化學物品的處理。 以拆解手機為例,一部手機就可以拆解出多種構件,若把手機電池接纳積攢到一噸,就可以提煉出200克黃金。另外,從1噸廢舊個人電腦中可提煉出300克黃金、1公斤銀、150克銅和近2公斤罕有金屬等。 由此可見,廢舊家電也是待掘的“礦山”,可以深挖其資源屬性。為讓大量廢舊家電获得有用接纳和科學處理,使之形成良性循環狀態,業內人士指出,当局應該加強執法,規范二手市場、廢品收購站的秩序,讓更多的電子垃圾流入正規的拆解企業,使其获得更有用、更環保的開發。 國務院、國家稅務總局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接纳處理打点條例》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打点規定》中規定,對廢棄電子處理企業進行適當的補貼。專家号令,要落實正規拆解企業的補貼足額及時發放。 除此之外,民眾也必要加大環保意識,學習及把握科學處理廢舊家電的方法要领,拓寬接纳渠道,使廢舊家電處理走向規范化、秩序化。 (責編:畢磊、沈光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