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祝维沙这么长时间都挺过来了,却突然间决定夺权,这让张海都有些感到突然,因为在通知他的前一天,他在海南三亚还和祝总通过电话,张海说,两人聊得特别兴奋,祝总丝毫没有表示过方面的意思,但为什么刚睡一晚上觉,就突然风起云涌了呢? 其实,这也并非是祝总这个“老实人”有意放烟幕弹,事实上张海也确实到了该被被逼宫的程度,这从8月25日裕兴香港股票被停牌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前面讲过,祝维沙投资到健力宝的钱,便是从裕兴香港股票抽调过来的钱,以借给张海的名义当成了自己的股份,并没有走法律程序。祝维沙更明白电影《无间道》里的那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裕兴股票要停牌,不会不提前告诉他这个董事长,而让他最为恼火的是张海这个人太不讲信义,对他的钱,迟迟拖着不还他,让他难以填上裕兴股票这个窟窿。他这才急忙联合叶红汉倒掉张海,逼着张海还钱。张海被逼无奈,只好把健康产业的一份5000万股平安股权卖给了祝,总计价格在2亿元左右。张海是用健力宝的钱,还了祝维沙私人的钱,祝维沙虽然拿的是自己的钱,但因为没有走法律程序,实际上便变成了抽逃资金。这是张海下课后给他设的最后一个局。这个局下得十分险恶,有如东北猎户的“绝户套”——在大水横断路途的情况下,在河边伐一棵树在河上搭一座独木桥,然后在桥上下套,套的尾端拴在一块活动的摆在桥上的石块上,没有道路通过的动物只能上桥,而上桥必然入套,只要进套,稍一动弹,便会拉动套端的石块,石块突然落水,同时,石头落水的同时也把套中的动物拉向水里淹死,其套之绝,但凡进套的动物没有一个能活得了的,因此,这一惨绝人寰之套被称为绝户套。祝维沙当时也可能是急蒙了眼,四顾茫然在没路的情况下才慌不择路地上了桥,钻进了套中。等过后回过味来,“没捞到黑钱,还弄了一身臊”,可是为时已晚了。 张海之所以迟迟不还他钱,这是张海的另一个局,那就是拖着等平安股票升上来后再还他,到时,便能用他的钱再挣他一个亿,“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被撤职了,本想到时挣他一个亿。”提起这件事来张海有些遗憾。这就是张海一再强调的我和祝总是好朋友的“好”。 两亿元总算回到了自己手中,但对健力宝的“正本清源”中,让祝维沙的头再一次大了,这哪还是一个企业呢,简直就是一个负债机器。 健力宝虽然号称有净资产47亿元,但实际负债近30多亿元,其中短期债务1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70%……欠银行的钱,欠工人的钱,欠足球俱乐部的钱,欠原料商的钱,欠经销商的钱……其中,光欠经销商的钱就有2亿多元,这些小门小户的经销商,每家的最大资本也不过就几百万,而有的经销商甚至把整个家底都让健力宝欠来了,怪不得健力宝有那么多经销商甚至一年半年的围着健力宝不走,不干别的,就是要钱。而更可恨的,是张海在下面投资搞的那些小公司,很多公司三转两转都转成个人的了。同时,在“正本清源”中还清出了张海、张金富、马锦辉等人借用、挪用或侵占了健力宝多达7亿元资金。 此时,摆在祝维沙面前的问题成了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名——《怎么办?》或者成了哈姆雷特的名言:“活着,或者死去,这是一个问题”的抉择程度了。 举报张海,势必拔出萝卜带出泥,张海挪用侵占资金,他也抽逃了资金,抓了张海,他必然也跟着进去,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压下去,但想继续经营也是不可能的了,手头如果没有个10亿、8亿元休想盘活这个企业,而要再注入这些现金,不要说拿不出来,就是有能力的股东能拿出来,也没有人再会拿了。再三思考,又取得叶红汉、叶选基等人的同意,祝维沙决定把这个烂摊子推出去。 但没想到又是一波三折,就在祝维沙苦心寻找买家时,张海等人借用、挪用或侵占7亿元资金的事情被举报了出去,用的是健力宝的名义举报的。 具体是谁举报的,对此说法不一。 有人说是叶选基举报的,因为很多迹象都是他在操控着健力宝,对于张海这位打工仔把他的全盘计划搞得一团混乱,他自然不会让他过消停日子。这一说法缺少真实凭据,包括以前的各种说法只能是猜测而已。 另一种说法是江达明举报的。 江达明是谁?江达明原是健力宝的党委书记、执行总裁。2004年8月,张海“下课”、祝维沙顶替张海掌管健力宝的消息,就是由他正式宣布的。 江达明与张海之间的恩怨故事,开始于5年前广州证券公司大户室里的一次偶遇。2000年,张海曾在广州证券先烈中路营业部以其女友的名字开户炒股,账户资金约数百万元,而当时的江达明,就任广州证券经纪业务部总经理,“两人当时彼此十分赏识。” 在张海2002年入主健力宝后,江达明随即跟着张海“跳槽”加盟健力宝。 2004年4月,祝维沙向健力宝集团董事张金富和郭泳发难,称有人举报二人有贪污嫌疑。同年4月,健力宝集团大股东三水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召开“限制投资会议”,在那次会议上,这位跟随张海的朋友,便站到了另外一个阵营之中,当选为健力宝董事会执行总裁。不知道是因为江达明站错了队还是因为其它的什么,同年6月间,两人几乎到了翻脸的地步。而张海涉嫌挪用资金,据说便是江达明向叶红汉举报的。 这种说法虽然也同样具有猜测的成份,但从道理上分析也有这种可能。 或者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分析,那就是张海的一些行为,让他背后的人实在咽不下之口气,便让江达明把张海举报了。 否则,后来当张海和李志达骂阵的时候,关于张海的一些不利传闻不可能传闻得那么准确,那就是张海何时被公安部边控何时被监控这样属于国家机密的事情,却能被一些人轻而易举的知道,知道这样消息的人士自然不是非凡之辈。 但无论如何,一时间出现这样的事情对张海或者祝维沙来说都是被动的,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赶紧找到买家,把健力宝重新卖掉,借以快速脱身。在这一点上祝维沙和张海的目的是一致的,而对叶红汉来说,现在的健力宝对他来说也一样失去了意义,刚进健力宝时,为了表示自己不只是在社会关系层面上尽了力,他把白云山下的一处房产也押到了健力宝,但因为和张海的一些矛盾,再加上看到健力宝中兴无望,他早就把房产抽了回去,现在卖掉健力宝,趁着健力宝还没有亏损得一分钱不剩,他还能把他那30%干股套现,也不失为没有白忙活一回。人们在利益的取向上只要对大家都有利,大家还是很能达成一致的,尽管矛盾不少,但在取得利益上大家从来没有分歧。 当然了,有些时候还要玩些表面功夫,在得了便宜后还要卖乖一番,这也是张海很颤长的一种表演手段。如祝维沙最先找来台湾统一集团,张海在后来坐客新浪的谈话上便把这种“乖”卖得可怜巴巴的:“ 在9月10号左右,统一的人就鬼鬼祟祟地出现在健力宝集团。9月中旬,祝总找我,说张总你现在虽然不当董事长,但是你坐着象征着健力宝权利的宝马760,还有几百万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你得让出来了。我说为什么?祝总你还计较这个?不应该要我的办公室吧?祝总,做人要厚道!他说不是,统一的人要来,9月底和11期间,统一的人开着我的宝马坐着我的办公室。这时候天下大哗,人心尽失。一个实业家面目的人,你上任10天的实业企业家,就要卖企业了吗?我跟祝总说,你们家客厅失火了,先跑的肯定是客人。几千个销售人员失业了,一两千个经销商失去了一项生意,供应链正常的预付款,换老板也变没了。我帮祝总平息了很多来要钱的供应商。健力宝集团的董事长助理原来就是供应商,他当时表示如果老板不换,这个钱以后再要。后来要卖给统一,大家都跟祝总要钱。我认为欺骗和出卖是导致大家对祝总团队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 但台湾统一虽然开着张海的宝马坐进了张海的办公室,但并没有和健力宝谈成这桩买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