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智妙手机市场客岁以来的强劲增添令厂商愈发欢快。在新款手机激烈的促销攻势下,出于多种缘故起因进入畅通规模的二手手机,数目颇为惊人。 陪伴二手机市场的敏捷升温,售后缺失、手机机源不明、二手机被当做全新机贩卖等行业“潜法则”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位专门策划手机接纳的网店东家王军(假名)汇报记者:“(接纳的二手机)假如成色好的话,不少会转供应大型3C卖场。” 接纳乱象 此前Priceonomics宣布的研究陈诉指出,美国市场上,iPhone在购置12个月后的转售价值为原价63%,安卓系列智能机的转售价为原价的46%;在购置一年半后,两大阵营的手机转售价进一步缩水,别离仅为原价的53%和42%。 记者从多家手机接纳网店观测得悉,今朝差异局限的网店订价有所差异,局限较小者也许给出更高价以吸引顾主,而大型二手手机接纳商,如锐锋网给出的订价则较为严苛。 锐锋网事恋职员向《逐日经济消息》暗示,公司接纳机型中除了全新机和99成新呆板(拆封15天之内)外,别的呆板无论什么成色,订价都完全沟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 记者留意到,固然接纳方会对每个型号的手机举办报价,但订价的进程显然缺乏严酷尺度,而成色新旧的鉴定也较为随意。 淘宝一家知名手机接纳网店东家李实(假名)汇报《逐日经济消息》,他们店一样平常每周能收几十台二手智能机, 《逐日经济消息》记者以卖家身份向李实咨询诺基亚半年内的新款手机N9(最初市场提议价在4000元阁下),李实给出2400元的接纳价,约为原价的六折;而锐锋网给出的报价为1950元,两者差距有700元之多。 多位网店东家向记者暗示,接纳机的价值多数都由东家自行判定,市场热销水平、是否为行货、最初和最新价值、成色新旧及配件一切水划一为最焦点订价身分。在现实操纵中,多位东家暗示只需提供手机的保修卡,无需出具购置发票,并不逼迫要求配件一切。 流向3C卖场 可以看出,二手手机从货源的选择、价值拟定都存在不类型题目,更重要的是,二手机存在“以次充好”的风险。 此前有媒体采访一位手机维修工时,该工人就直言,市场上畅通的二手手机很大一部门为翻新机。商家接纳二手手机后,对技俩较新或是较风行的机型举办外壳改换、抛光、打蜡,然后再出售。对一些妨碍呆板,有的商家会对其举办拆解和部件重组,质量堪忧。 接纳后的全新或二手机型颠末店方和经销商的转手,摇身一变以全新行货身份进入3C渠道的环境并不鲜见。东家王军就向记者暗示:“并不是知名渠道卖的对象就好,(接纳的二手机)假如成色好的话,有的会转供应大型3C卖场。” 客岁8月,内陆打假第一人王海在其博客中发文质疑 “苹果涉嫌在中国以翻新iPhone4假充新机出售,诱骗斲丧者”。王海在博文中描写,由其代表诉讼的两位斲丧者别离于2011年7月9日在苹果某零售店购置了玄色16G的iPhone4手机各一部。但按照贩卖小票上的手机序列号查询保修到期时刻,并非为理论上的“2012年7月”,而别离是“2012年1月28日和2012年4月26日”。 此前也有斲丧者指出,海内知名3C卖场的部门门店存在将样机、翻新机、库存机当做全新行货举办贩卖的环境,在这背后,有质疑称“二手机接纳被指为其运送了大量的低价货源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