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拜尔公司研究纤维制品的专家们经过数年研究,制成的一种可以完全分解为腐殖质的塑料。用这种塑料制成的包装薄膜,可以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分化瓦解”,10天之内可以回归大自然。根据环保组织的鉴定,此种塑料及其分解后的中和物对环境和人类均是安全可靠的。该公司研制成功的这种新型塑料,是将坚硬而不易延伸的纤维素与聚氨酯混和制得。把这种新型塑料埋入土中后,可成为土壤中微生物的可口佳肴,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很快能将这种材料完全消化成为腐殖质发。 将这种材料制成的一种家用保鲜膜,14天后可完全成为粉末,8周后会失去80%的重量。用这种材料制作培养物的营养钵,植入土中数周后均化为腐殖质,充当起堆肥的角色。由于这项新技术的生产成本太高。是普通塑料的数倍,因而目前很难实现商品化生产。 在应用实验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生物降解聚乙烯地膜研究项目上已取得初步成功,开发出了生物降解地膜试样,并进行了小面积的试用,从其技术成熟性方面看来,尚未达到大面积推广的应用的程度。我国对添加型光降解塑料领域尚未涉足。美国将光降解塑料用于瓶装饮料的提环已有多年,以色列和加拿大对光降解地膜均有试用,但未见大面积应用的报道。 据预测,如将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研究算作100的话,目前的开发研究只处于30的相对阶段,预计2000年以后,可望实现工业化。目前,美国对这项技术的开发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欧洲居次,日本第三。 总的来说,在生物降解塑料研究开发中还有许多有待攻克的难题。首先,对塑料降解的定义尚无统一的认识,即生物分解究竟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说生物降解塑料的分解时间究竟确定为多长?另外,分解的产物应上什么?最终产物究竟是二氧化碳和水,还是对实际应用无害的任何形态的残留物?其次,对生物降解塑料的评价试验尚无世界公认的统一的方法。目前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日本工业标准协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虽然美国ASTM已正式颁布了多项结果也不能完全套用到实际塑料垃圾的处理中。
废编织袋再生新实例 废旧编织袋回收加工成造粒,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而目前大部分厂家是加工成颗粒后,再用于注塑产品。现在经过,科学的研究,其有了新的利用空间。经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武汉化工学院利用废旧编织袋制造高级聚丙烯管材的工艺、技术进行了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符合循环经济的思想,能够节约大量原油,对推动我国各种工程管道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每年的废旧编织袋近300万吨,是很难自然降解的白色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生产一吨聚丙烯管材,需要消耗25吨原油,对缺乏石油的我国是一种压力。武汉化工学院袁军副教授等与洪湖科技公司合作,从2002年起,开始研究利用废旧编织袋制造聚丙烯管材。他们通过对废旧编织袋回收料的增韧、增强、改性,制备了一种聚丙烯管材专用料,这种专用料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工艺性能优良;他们采用自主研制的专利技术与专用模具,利用他们的聚丙烯管材专用料,制造出模压口径1.2米的系列排水管,工艺独特先进。 据介绍,用该工艺和技术生产聚丙烯管材,只需添加1/5左右的新鲜料,而性能与全部用新鲜料生产的管材相当,且价格降低30%左右。目前,已有上海、湖北等地的三家企业运用该工艺与技术,形成了年产5万吨、年产值5个亿的生产能力。据测算,如果每年废旧编织袋的一半能再生为聚丙烯管材,产值可达近200亿元人民币,可节约3700万吨原油。
塑料薄膜的再生料及利用实例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包装薄膜:包装薄膜的材料包括玻璃纸(赛珞玢),PE,PVC,PP,EVA,PVDC,PA,PET以及各种复合薄膜。单层的一种材料的包装膜,在经分拣、清洗后,可如农用薄膜一样直接制成塑料制品或造粒后制成各种制品。复合薄膜包括不同塑料的复合薄膜和塑料与纸,铝箔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薄膜,回收后的再生处理要复杂一些: 多层塑料复合薄膜:多层塑料复合薄膜有PE/PP,PE/EVA/PE,PE/粘合剂/PA/粘合剂/PE,PP/PVDC等,在再生利用前,首先要将不同的材料分离。分离可用溶剂分离法。 纸塑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薄膜在再生利用前需先将纸塑分离,这也是纸塑复合分离的方法,分离设备为一带有电加热的一镀铬空心料筒,料筒内装有一个带叶片的空心圆筒,料筒和空心圆筒以相反方向转动,破碎后的纸塑混合物加入料筒,在料筒中经加热的混合物上的塑料熔融后以料筒下部出料,空心圆筒中的空气将废气带走。 铝塑复合薄膜:铝塑复合薄膜有BOPP/铝,PE/铝等,用于各种食品包装,使用后的铝塑复合软包装袋实际是一种混合废料,回收利用较为困难。处理的方法国外主要为焚烧回收热量。中国有焚烧取铝和粉碎加入填料制低档粗制品的方法,效果不太理想。这里介绍利用铝的导电性,制造抗静电功能材料的例子,其工艺过程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