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营占比过半:从企业布局看,2016年我国共有8005家企业从事医用耗材产物出口商业勾当,个中民营企业6560家,出口额30.49亿美元,同比上升2.29%,占比53.97%;三资企业914家,出口额23.04亿美元,同比降落9.12%,占比40.77%;国有企业498家,出口额2.93亿美元,同比降落31.05%,占比5.19%。民营企业与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相差10%,可是民营企业的企业数目远远多于三资企业,企业局限较小 4.出口企业齐集度低:2016年,我国共有8005家企业从事医用耗材出口营业,没有企业出口局限高出5%,前十的企业出口金额占总入口金额的14.67%,齐集度较低。排名第一的是伟创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出口额同比增添18.73%,占比为2.07%。其次是枝江奥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泰尔茂医疗产物(杭州)有限公司, 2017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出口企业齐集度如故较低。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除了枝江奥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妥当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额同比下滑以外,别的企业出口额均泛起增添态势,实现了开门红。个中,唐山中红普林塑胶有限公司和山东英科医疗成品有限公司增添最明显,出口额同比别离增添106.99%和90.54% 二、本周重点政策跟踪说明 (一)医院药房,将大面积剥离 本年年内,我国全部公立医院将全面打消药品加成,此前一向作为公立医疗机构利润中心的门诊药房,很快面对一个忧伤的处境:没有药品加成收入和响应的收费项目,医院对药房的每一分投入都酿成了实其着实的运行本钱。医院药房走向逐渐成为业内存眷和接头的一大热点话题。 跟着医改的慢慢推进,公立医院打消药品加成即将全面推开,全部都市公立医院都将插手改良队列。在恒久的药品加成期间,药房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利润来历,在职员、装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成长;但跟着药品加成的打消,药房一下酿成了医院的一大承担。 压在院长胸口的“石头” “我们对药房的运行做过标化测算,均匀每人每年的本钱约为15万元,我院药房共有80名员工,一年的运行本钱是1200万元。”谈起医院药房,东部某省份一家县级公立医院的院长一肚子苦水。 这家年收入靠近8亿元的县级公立医院,从2013年开始打消药品加成,每年因此丧失的收入达5000万元阁下,调解医疗处事价值、当局财务投入,把各类来历的赔偿经费全算上,医院如故有约莫2000万元的“洞穴”必要本身填。 一位药品畅通行业资深人士举例,一个年贩卖额1亿元的医院药房,每年的运营用度必要300万元阁下。 “而因为实施药品零差率贩卖,医院的药品贩卖不再直接发生利润,因此无论是1万元的贩卖额照旧1亿元的贩卖额,都不会给公立医院带来任何账面收益。”北京大学打点国际研究中心管晓东博士说,“从理论上讲,药品贩卖额越大,所带来的存储、人力等本钱就越大,吃亏就越大,医院药房一下从利润来历酿成了本钱肩负。”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大型公立医院打点者暗示,在打消药品加成后的赔偿重构进程中,药房的运行本钱没有获得任何浮现,医院完满是免费举办药品调配,“既没有从患者哪里获得赔偿,也没有从当局哪里获得赔偿,必定没有哪位院长乐意维持一个复杂门诊药房的运转支出”。 打消药品加成后,怎样维持门诊药房的运转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打点者面对的一大课题,而医院药房的去留存废也成为业内专家接头的热门,不少院长都在起劲地为这个本钱中心探求“接盘手”。 实现医药分业坚苦重重 “凭证新一轮医改的思绪往下走,打消药品加成的下一步应该是真正实现医药分业。”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打点学院院长田侃暗示,医药分业既是海内认同的改良偏向,也有成熟的国际履历可寻,但在现实推进中碰着了实际坚苦。 专家暗示,国际通行的所谓医药分业,是指医师对患者有诊断权和处方权,药师有参加临床药物治疗权、考核和调配处方权;在这种职责分工的基本上,医院不设门诊药房只设住院药房,门诊患者凭医师处方自主选择社会药店购药,医院通过医疗技能和处事收取用度,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很小。医药分业既可以停止因大夫与药品处方存在好处相关而衍生的大处方题目;也会通过药师对处方的考核和调配,使药品行使更趋于科学类型。 改良时代,我国也在引导实验医药分业。2014年,商务部、国度卫生存生委等6部分连系发文勉励采纳多种方法推进医药分隔,提出在公立医院改良试点都市,试探由局限较大、质量节制严酷、执业药师药事处事制度完整、诚信记录好的零售药店,包袱医疗机构门诊药房处事和其他专业处事;慢慢形成医师认真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 “可是,因为各类天赋不敷和机制扭曲,我国真正实现医药分业坚苦重重。”管晓东以为,高程度药学专业职员严峻欠缺,具有医保天资的社会药店数目有限,这些都导致公立医院外流的处方很难被有用承接;而“在我国医疗处事收费系统乃至社会分工中,素来缺失专业药学处事代价的浮现,更是一个一向被忽视的重要缘故起因”。 与之相干的是,我国医疗行业一向没有设立处方考核调配、指导临床公道用药等专业药学处事收费项目,在医改推进进程中也没有对此加以浮现。 “医药分隔”多为药房托管 各地一向在以医药分隔、药房剥离的名义开展改良试探和实行。 2016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招标后遴选广药团体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与其配合开展门诊药事处事打点创新。颠末前期信息化建树和物流延长改革,广州妇儿中心封锁院内门诊药房,由广药公司在医院四面设立公共医药妇儿中心店,承接广州妇儿中心门诊患者的药品调配事变,同时吸取医院药剂科的大部门事恋职员。患者在院内完成药品缴费后,领取医院开具的售药凭据,到公共妇儿店扫码取药,患者享受医保报酬的实验主体仍为广州妇儿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