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工程机器网 现场报道】2018年4月12日,主题为“新期间、新理念、新作为”的第十六届中国工程机器成长高层论坛在广西柳州进行,环绕着论坛主题,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学红以“聚焦主业高质量成长建构康健可一连的行业生态”为题,颁发主旨演讲。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学红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学红暗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添阶段转向高质量成长阶段。中国工程机器行业在经验周期性调解后也进入了一个新期间:从“上局限、拼数目”的外延式扩张,转向“求质量、要效益”的内在式成长,整个行业更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和处事缔造代价,打造企业的焦点竞争力。十九大以来,中央明晰提出要加速建树制造强国,加速成长先辈制造业,并起劲推进一系列利好政策,可以说工程机器财富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如故大有可为。 起首,新期间中国工程机器企业要聚焦主业,建构环球的焦点竞争力。实现高质量成长的一个根基条件,就是要聚焦主业。只有聚焦制造颐魅这个国之基础,才气穿透外界滋扰和市场的迷雾, 一要环绕主营营业,在资源设置上做好“加法”和“减法”。中国工程机器财富经验了20年的高速成长,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财富。在这个进程中,企业通过不绝扩张、拓展营业范畴、延迟财富链,实现了较大的成长。进入新期间,在专业化、风雅化的新经济成长模式下,我们急切必要强项对经济和市场纪律的认知,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力,牢牢环绕主业优化资源设置,从头审阅强化自身的焦点竞争力。 做“加法”,就是要把资源齐集到主业要害规模,做专做精,在焦点技能、尺度和品牌上晋升对财富的支撑力,得到环球的竞争力。做“减法”,就是要武断砍掉非主营营业,剥离非主业资产,通过进一步“瘦身健体”,实现提质增效。2017年,中联重科出售情形财富80%的股权,计谋聚焦工程机器、农业机器和金融营业,进一步开释了企业的活力,在荟萃伙源中孕育新的增添点。 二要环绕财富进级,在成长模式上做好“加法”和“减法”。工程机器行业属于强周期性行业,轻易受到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身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工程机器是上风财富,也是传统财富。跟着新技能、新贸易模式的应用,工程机器正进入一个新的财富维度,传统的成长思绪将越走越窄,必需进一步深化财富转型进级。因此,在成长模式上,做好“加法”和“减法”尤为要害。 做“加法”,就是起劲拥抱新经济,让传统设备制造细密嫁接新思想、新科技。在制造模式上插手互联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要害要素,实现对财富的融合再造;在财富代价链上牢牢抓住高端环节,加大对人才、技能和制度等要素投入,形成对财富上下流强盛的整协力和节制力。做“减法”,就是强项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聚焦客户与市场,把需求不敷的产物和产能减下来,把供不该求的产物和产能提上去。近两年来,中联重科大力大举推进型谱优化精简,武断砍掉需求不敷的营业和产物,并在有需求的新兴营业规模慢慢发力,机制砂、干混砂浆、喷射机器、高空功课机器都乘势而上,土方机器颠末低谷的打磨,也再次提倡冲刺。 第二,新期间中国工程机器财富要僵持高质量成长,要害是技能创新和打点创新。 中国工程机器财富从纯真的局限增添向质量晋升、效益妥当迈进,最焦点的题目就是要办理企业的内活跃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新期间,我们深刻地熟悉到,只有将设备制造基本技能和互联物联技能深度融合,做出更智能、更灵动的产物;依托智能产物,进步市场的供应质量,晋升企业自身的打点效能,让传统设备制造变身为新制造,企业才气真正实现高质量成长,做实转型进级。 一是技能创新:以产物智能化驱动新制造。智能制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产物的智能化,其焦点是设备制造的机、电、液、光、原料等基本技能和互联物联技能的融合创新。通过产物智能化,将产物和客户都联络在互联网、物联网上,企业才有生命力。 中联重科在试探实践中,针对工程机器产物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 2017年中联重科共研发智能化4.0产物41款,个中28款推向市场,缔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产物溢价手段慢慢晋升,贩卖占比已高出50%。 二是打点创新:以家产互联网平台驱动新代价。在互联物联新期间,客户的需求本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出产组织打点模式必将让位于“以用户为中心”的出产组织打点模式。对工程机器行业企业来说,通过家产物联网平台,让产物具有更多的附加代价,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感,打造基于互联物联的社群生态,是厘革的重要偏向。 中联重科在详细实践中,以智能化产物为载体,以家产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互联物联,建构起大数据云平台,对传统制造业的策划勾当举办倾覆式创新,形成多条理智能化应用系统,为企业自身、上下流财富链、宏观层面提供高附加值的打点和处事。 基于家产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企颐魅正从仿照跟从式研发,变为基于大数据说明的数据驱动式研发,重构研发模式;正从千军万马跑客户,变为与客户端对端互联,重构营销模式;正从救火式处事,变为长途诊断、猜测式维护,重构处事模式;既为客户制造装备,也为客户重构运营模式。 第三,新期间中国工程机器财富仍要聚焦国际化,僵持走出去,要害是“做主、做深、做透”。 将来三到五年,将是中国工程机器企业国际化打破瓶颈、迈向财富代价链高端的重要阶段。走出去与西欧品牌睁开直接竞争、在“一带一起”沿线开展产能相助,依然会是中国工程机器企业国际化的首要偏向。 中联重科多年来一向通过并购、建厂、合伙等多种方法在外洋机关。在本年的世界两会上,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老师就企业走出去,谈了三点领会,归结起来就是“做主、做深、做透”。 (责任编辑:admin) |